影视剧的豆瓣分,正在失去参考意义

🏷️ 365bet现金信誉网 📅 2025-09-20 23:18:49 ✍️ admin 👀 6706 ❤️ 603
影视剧的豆瓣分,正在失去参考意义

因为播出意外延迟一小时而暴露出的黑粉大战实锤

就算刷高分与刷低分没有明确的组织,多年的粉圈争斗也足以让海量粉丝用户生出自觉,主动操作。

同时,哪怕影视剧上映播出期间的分数没有被控到理想状态,粉丝也非常擅长在收官后的长尾期里默默刷分,直到“意满离”。

再说官方。

平台、出品方、制作方、幕后主创、演员……都有利益、也有能力出手干预豆瓣分数。

从根上说,分数作为口碑,当然对影视剧的成绩有影响,除非是那种纯打下沉市场完全不在乎口碑的类型。

从面子上说,口碑本身也是项目成败的组成部分,更是成绩不理想时的最后一块遮羞布,分数上7分,一切都好吹,若成绩不行,分数也不及格,那就里子面子全丢了。

虽然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:豆瓣的排水机制和权重机制做得不错,所以刷分的成本不低,以致官方在这一部分的预算,往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,量力而为。但如果不惜成本,在豆瓣评分规则已经被摸透的2023年,刷高分并没有当年那么困难。

最后是豆瓣平台本身。

豆瓣作为平台,目前没有任何它出手干涉分数高低的实打实证据,但关于开分时间、排水判定、锁分等关乎结果的细节操作,平台有没有做、又做了什么,一直众说纷纭。

为什么有的影视剧刚上线/上映就能开分,有的却要完结后半年以上才开分,开分时间点由什么决定?别告诉我,顶流的剧凑不够开分人数。

完结半年后开分的余生请多指教

就算不举这么极端的例子,在剧集领域,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在收官前,甚至收官后才出分,这中间到底有多少是纯系统判定,又有多少是人为干预,很难说清。

锁分也是一项令人困惑的操作。什么影视剧可以被锁分?又在什么阶段锁分,这种锁分是出于保护,还是在阶段性排除异常?

总之,在多重人为干预下,影视剧的豆瓣分数越来越莫测。

比如一部品质原够不上及格的剧集,播出后迟迟不开分,热播期粉丝和剧相关利益方疯狂动作,临近收官或收官后才开分,分数是不痛不痒的6.5-7.5之间。

那么,这个分数,无论绝对值,还是出现的时间点,它的参考价值是什么呢?是播出时不出分的沉默,还是时过境迁后的误导?

2

期待管理

分数是什么?分数是一种评价。

而评价,从来都与“期待”直接相关。

超预期常常会得到超出实际水平的高分,而糟糕的落差感往往会指向远低于实际水平的非正常低分,豆瓣分数当然也不例外。

举个很有趣的例子,《三体》。

作为顶尖的世界级的华语科幻IP,《三体》的影视化始终被高度关注。无论是IP水准、IP影响力、受众数量还是受众素质,《三体》作为IP,绝对是金字塔尖的那一部了。

也就是说,《三体》影视化改编的大众初始期待值,就已经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了。

待动画版《三体》在早期出现一支令人惊艳的PV后,这种期待值在动画版上,就更高了。

结果大家也看到了,动画版《三体》在三四集后口碑彻底崩塌,最后以3.8分收官,堪称惨剧。

动画版《三体》本身当然非常拉垮,但拉到3.8这么低,“之前多期待、之后多失望”的落差感也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反观网剧版《三体》,从开机起就被唱衰:一来《三体》曾有一版非常不靠谱的真人大电影改编,段子流传在广大书粉之间;二来书粉觉得《三体》真人影视化难度很高,大量名场面的视效不如动画好实现;三来腾讯做网剧,向来让人捏把汗,何况前所未有的硬科幻题材。

等第一版预告出来,不少演员不够贴脸也让书粉持谨慎态度观望。

而期待值的最大红利,要感谢动画《三体》,它的口碑砸穿底盘,让所有书粉对《三体》网剧的期待低到“不比动画差就行”。

所以,当网剧面世,立刻就以对原著亦步亦趋的改编,和整体符合原著调性的冷峻影调,获得了8.7分的超高分,拖沓的节奏、原创人物的尴尬和部分场景糟糕的表演被大多数观众选择性忽略。必须要感谢的,是未面世的大电影和彼时刚惨淡收场的动画两枚垫脚石。

如果觉得《三体》这个例子不够典型——毕竟动画是真的差,网剧也是真的可圈可点,那么让我们看看去年迷雾剧场《回来的女儿》

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是:如果你是跟着平台更新一路追剧,你对《回来的女儿》一定充满愤怒,对它的豆瓣分表示认同,甚至觉得可以更低。

但如果你是在收官后才直接看完全集,你会觉得这豆瓣分是不是罪不至此?

差异,其实就在剧播中期,因为《回来的女儿》高能剧情集中在4-8集,这几集剧情有噱头、有氛围、有好表演、有惊悚,还留下了大量可供猜测的脑洞,让追剧的观众一反前期的平淡感受,觉得片方下了一盘很大的棋,开始对结尾狠狠期待。每日一集的更新,也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。

结果这种期待,被一个中规中矩的平庸结尾彻底砸穿,分数一路从8+掉落至6分出头。

但收官后直接观看全剧的观众,就没有这种大起大落的观剧体验,就算胃口被中间剧情吊高,也迅速被后续剧情拉回来,没有一日日的全民脑洞和期待积累,也就没有格外的失望。

当我们理解了期待,也就理解了每部剧隐含的起评分其实并不相同,它们的播映前曝光度、演员阵容、主创前作、物料与路透暴露的信息、IP影响力,都会狠狠影响期待值,进而影响最后的分数落点。

3

热度与垂众

一个人人都有的体感:影视剧的热度与控分难度成正比。

不知道有多少糊剧在核心娱乐受众视线之外,默默拿到了7+甚至7.5+的高分。

对于这一类剧集,我们当然可以往“人工干预”的方向揣测,毕竟评分的人数少,也就意味着无论是粉丝刷分还是官方刷分,都不至于费太大的劲儿,花钱(力)少少,效果好好。

但也必须承认另一种可能:分数确实由大多数看剧的观众真实给出。正因为这些剧热度不高,但释放的信号足够准确,于是吸引到的观看者基本都是要求简单明了的垂直受众。

对这样的剧集来说,热度低意味着不出圈、不被大众关注,也就没有那些天然带着审视与审判心态的观众参与打分,那么它们的任务就变得异常简单:满足固有受众。

然后,被满足的受众就会给出满意的分数。

小甜剧领域的豆瓣分,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。

有没有颜值水准以上的男女主?有。有没有CP氛围?有。有没有跌倒亲吻转圈圈?有。有没有高磨皮梦幻滤镜和一首接一首的BGM?有。甜不甜?甜!

妥。

一些培养出忠实受众的小众IP或班底,也有这样的待遇。

毛骗团队作品

而对于那些极高关注度与极高话题度的剧集来说,是连路过的蚂蚁都要看一眼、审判一下,再顺手给个分的。它们要满足的,是多圈层多审美偏好多年龄段的观众,高分难度直线飙升。

当然,也有一些垂直圈层很难讨好,比如追求烧脑和“想不到但合理”的悬疑受众,比如追求忠于史实一比一还原的历史正剧受众,如果面临这样的受众,那提升热度,把要求反而没有那么高的普通观众拉进来,也许反而能提升豆瓣分数。

4

聊聊参考价值

影视剧的大众评分,虽然称不上“专业”,但起码应该对普通观众做选择有不低的参考意义。

而现在,这个参考性,已经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。

太多因素的干扰,让这个参考价值必须附加无数解释才能成立。

你说我按类型,垂类内横向比较应该有参考价值吧?结果撞上了叠加CP因素的高分。

电影风声也不过8.4分

你说要是演员粉丝多粉丝疯那我就不看,余下的可以排除粉丝干扰了吧?结果片方超级卖力,且因为冷门而好控分。

你说高分可能有水分,6.5以下乃至不及格,总该各有各的烂吧?但若政治不正确也开始成为一星的靶子,谁又能笃定不足6.5分必是烂剧呢?

此前就说过,当一个系统的每个评分都需要人为解释有利与不利因素,这个系统的横向比较意义就已经完全丧失了。

而当豆瓣分开始一路注水,不同年代间纵向比较的意义也逐渐丧失了。

评分系统之所以要把一句句评论简化为一个区间分数,为的就是减少沟通成本,直观呈现影视剧之于评分受众的水准评价。

若分数本身成立还必须依靠各种标签与解释:粉丝疯+片方有钱、粉丝与黑都下场了互相抵消、主旋律锁分、特别政治正确、稀缺百合向刚需狂喜……

那这分数的参考意义又在哪里呢?它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,到底是直观的还是繁琐的?

作为内娱唯一在“口碑”方面有参考价值的平台,豆瓣的影视剧分数,对于绝大多数影视剧项目来说,仍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社交平台也好,第三方机构也好,想发展出可与豆瓣比肩的影视剧评分体系的资本,这么多年来都未能如愿。

评分的公信力,非一朝一夕建立,而建立公信力的漫长过程里,也需要抵抗住快速变现的诱惑,维系评分体系的洁净。

就这一点而言,豆瓣能坚持到现在,我始终很佩服阿北。

但在越来越专业化组织化的控分手段里,在越来越割裂的社会审美中,在越来越强情绪化与价值观取向的冲动打分中,哪怕是豆瓣作为平台足够坚守足够有节操,也无法遏制影视作品的评分,越来越丧失参考价值。

也许,我只是说也许,这个时代的人们,也更在意“我的感受”与“我的标准”,而不再那么需要参考了吧。

你们还会参考豆瓣分吗?哪部影视剧豆瓣分让你觉得离谱!

更多精彩点击查看:

85花风光回宫,折射出新生代偶像的大问题

年度盘点:关键词 偶像男 女 剧总 佳剧 烂剧

影视营销吹嘘的三十六计

谁家好人还看都市言情剧啊?

翻拍?翻拍!这些竟然全是翻拍?

你和我和她,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?

内娱剧CP营业的千种热闹,不比剧好看?

这样的塌房速度,贵圈该如何应对?

桃太子、鹅亲女…聊聊演员与平台的绑定

国庆档票房遇冷,谁的问题?

配角又来抢风头,滚粗?

被迫夸一部偶像剧,到底有多难?

当95花遭遇群嘲

《长相思》做对了什么?

《不完美受害人》:著名强奸案里的女人们

观众一身反骨,摁头营销彻底失效?

明星的危机公关,到底做给谁看?

如何戳破国产剧“爆款”“封神”的吹嘘?

综艺到底给演员带来了什么?

为什么偶像演员的演技越来越差?

论内娱剧的四大新类型

从三里屯三姐妹,看新一代资源咖的特色

三年归来,他又做出了国产网剧天花板

对明星的普男普女嘲讽,合理吗?

什么叫台词好?亲自张口就算吗?

偶像剧需要什么样的演员?会喘气就行吗?

在路透里走完一生的内娱剧

男偶像谈恋爱脱粉,女偶像呢?

《黑暗荣耀》:编剧也太会写细节了!

明星选角色,最看重的是……

都想炮制剧王,有公式吗?

史上最吵春节档,留下了什么?

今年春节档,又是谁家强?

内娱职场戏,到底奇葩在哪里?

主角曝光恋情,一定影响偶像剧成绩吗?

演员的下限与上限、深度与广度

不注水,怎么能叫内娱剧呢?

这几个词,内娱死活都拍不好?

这几类影视剧,我安利得太费劲了!

偶像演员能不能公开谈恋爱?

进一步炒真人,退一步不敬业?影视CP要如何营业?

IP改编:原著粉与剧粉永不和解?

学会这几个字,内娱横着走?

短视频侵蚀下,影视剧就只剩这四类情节了?

复盘《梦华录》:割裂的制作与割裂的市场

关于演技的四大误解

呸,再见!——我们因为什么弃剧?

因为三个字,这部剧的每个角色都让我觉得真实

偶像演员是不是一定要转型?

甩锅的108种姿势

什么叫演员的有效播剧?

演技仅粉丝可见?不,还有热搜!

内娱女主角:你这么无理取闹,简直太可爱了!

内娱男主角:你这么有个性,一定很没教养吧?

啥叫资源咖?资源爆棚就算吗?

资本眼中的观众,到底有多蠢?

观众凭什么理解主创的艰难?

爱豆做演员,到底哪里不靠谱?

聊聊演员改剧本那些事儿

好演员,也演什么都一样?

正剧中的流量明星:螺丝钉还是老鼠屎?

这剧情,就是我最想看的职场宫心计!

明星的花样塌房,可以预防吗?

到底明星做什么,你们才会脱粉啊??

李一桐:问题出在哪里?

来,给这些男明星排个鄙视链!

分岔路口的90花

停更10天后,它终终终终于回来了……

《大江大河2》的开篇,简直是官场教科书

如何判断演员潜质?

聊聊贵圈的选角逻辑

用配音,算什么演员啊?

有这几大特点的IP,影视化都爆红了

烂片做过哪些努力,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烂?

论渣演技的五大流派

有些剧的烂,从第一句画外音开始……

你们长大了,该学会自己判断雷剧了

四种虐粉洗脑包,简单荒谬但有效

肖战之祸:粉丝作妖,明星到底有没有责任?

《少年的你》争议: 我们应该如何反抄袭?

贵圈选秀,不包售后

天哪,我们被这些粉圈思维洗脑啦

论霸道总裁的四个流派

贵圈的真话,都藏在这些老江湖的访谈中

粉丝必修课:搞死自家爱豆,只要这五招!

更多内容,关注娱乐栗场后查看~

随手点个“赞”和“在看”支持一下嘛

后台回复“入群”加入娱乐栗场社群

与八卦小伙伴一起吃瓜

零散娱乐观察与影剧评

请关注微博@爱吐槽的栗小姐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🎯 相关推荐

【三点趣史】除了普那路亚婚,上古时代还有哪些婚姻制度
《梦幻西游》修炼学习地点
det365手机版

《梦幻西游》修炼学习地点

📅 09-02 👀 2180
钓鲫鱼调漂的正确方法_5步教你知道_清晰图解